当前浏览器版本较低,部分功能响应较差。使用完整功能,请升级浏览器到最新版本或IE9以上。谢谢!

看现代主战坦克究竟如何过河?

点击:    时间:2025-07-15

坦克装甲车辆能够以浮渡或潜渡方式,通过相对较窄的水障。潜渡是指坦克装甲车辆完全潜入水中,借助密封手段和潜渡设备,从水底通过。与其相对应,浮渡是从水面上像船一样开过去。一般来说,水陆两栖坦克、步兵战车等轻型装甲车辆采取浮渡方式过河,自重较大的主战坦克只能潜渡过河。而且,坦克潜渡前需要进行一番复杂的“准备”。

选择潜渡场。坦克装甲车辆的入水点和出水点一般选在河道坡度较缓的区域,并提前对河流水深、流速进行勘测。一般来说,坦克潜渡区域的河水深度不应超过4米,河水流速不超2米/秒,水底要尽量平坦、坚硬且无大型障碍物,才能保证顺利通过。

选好潜渡场后,还需对坦克进行密封处理。现代坦克普遍具有“三防”功能,车体气密性较好,一般在缝隙处涂抹密封油、大缝隙处加装密封气袋即可。另外,由于坦克密封后发动机无法正常散热,发动机水温上升很快,因此必须在发动机“开锅”前完成潜渡。通常,潜渡距离不超过800米,潜渡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最后,还要为坦克安装通气管。通气管一般由直径15至20厘米、长4米的金属管制成,安装在炮塔上方的车长或装填手舱盖的链接座圈上。空气通过通气管进入舱室,供车内乘员和发动机使用。图中这辆K2PL主战坦克安装的是一种较粗的通气管,紧急状态下还能作为车内乘员的逃生通道。

完成上述准备后,乘员穿戴好救生装具,进入坦克内部开始潜渡。潜渡过程中,发动机始终保持高速运转直至坦克上岸。上岸后,乘员将快速拆除潜渡设备,使坦克恢复正常行驶状态。

潜渡具有重要的战术乃至战略价值。战时,在水网密集的地区,舟桥部队无法及时在每条河流上架设浮桥,此时就需要坦克潜渡通过。值得注意的是,野外潜渡具有一定危险性。野外水域水底情况复杂,可能淤泥太厚,履带根本抓不住地;也可能水底有大石头、大坑等,坦克进去后很可能出不来。坦克进行潜渡训练,正是为了应对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