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F-35B机队深陷任务出勤率低的困境
点击:次 时间:2025-07-25

F-35B具备远程打击、舰队防空和情报收集等多任务能力,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电子战性能和低可探测性,理论上可提升英军在对抗环境中的生存和作战效能。然而,审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英军列装的F-35B中仅33%达到“全任务能力”(可执行全部7项核心任务),具备“基本任务能力”(至少执行1项任务)的比例为50%。报告指出,人员和保障体系的缺陷已严重制约F-35B机队作战能力的发挥。
人员短缺问题,贯穿工程师、网络安全和飞行队伍全链条。F-35B工程师队伍编制到位率仅58%,工程保障能力不足直接导致英国海军第二支F-35B前线中队组建被迫推迟。网络安全人员缺乏影响搭载复杂软件和任务数据的作战平台正常运行。飞行员储备同样告急,英军F-35B飞行员与战斗机配比显著低于国际水平,飞行教官缺口尤为突出。比如,英国空军第207中队编制需16名全职教官,目前仅配备5人,导致新飞行员培训周期延长、战斗力生成受阻。
基地设施建设滞后,也是一大问题。尽管英军F-35B主基地——马勒姆空军基地已完成跑道、维护机库和“闪电作战中心”等专用设施改造,但多数营房宿舍破旧、生活设施匮乏,热水供应不稳定,导致人员招募和留任困难。
专用设施缺失进一步加剧保障困境。英国第809海军航空兵中队因缺乏永久性设施,至今无法从马勒姆基地迁出独立运作,只能在临时板房开展工作。用于检测和维护战斗机隐身性能的“飞机特征评估设施”(ASAF)原计划2021年启用,现推迟至2030年以后,英军不得不将部分F-35B送往意大利检测,受资源限制每年最多仅能送修2架,严重影响作战自主性。
报告指出,制约F-35B机队实战能力的最致命短板是远程空战武器的缺失。当前英军F-35B主要依赖“宝石路Ⅳ”激光制导炸弹。该弹药射程有限、不具备防区外打击能力,难以适应高强度对抗环境。替代方案“矛”-3导弹因供应商履约不力、零部件短缺等问题,整合计划推迟至2030年左右。“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的整合也延迟至2030年以后。尽管可临时使用AIM-120D中距导弹,但该弹交付节奏与战斗机采购进度严重脱节,导致现役F-35B缺乏与作战半径相匹配的远程打击能力。
备件短缺问题同样严峻。受美国“全球保障方案”(GSS)未能按需扩容影响,英军F-35B备件供应严重滞后。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F-35B因缺件停飞时长超标准值2倍以上,“无法执行任务状态”时间超出预期近三分之二。虽可通过临时调拨备件和维护人员缓解上述问题,但需以削弱本土训练保障能力为代价,不具备可持续性。
英国国家审计署强调,英军虽能短期集中调配F-35B执行高强度任务,但长期支撑体系存在根本性缺陷。英军在第五代战斗机项目上的大额投入未能同步匹配人员储备、武器系统、基础设施及后勤保障的发展,导致国防部迄今无法兑现“实现F-35B机队完全自主作战能力”的承诺。若不尽快补齐保障短板,英军航母打击群和远程打击平台将难以支撑大规模、持续性作战行动,其预期作战能力恐成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