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军主导的多国“护身军刀”军演 搅动地区局势
点击:次 时间:2025-08-06

拓展规模范围,加大战略纵深。此次“护身军刀”军演,兵力规模、演习范围和国际参与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参演国家由上次的13个增至19个;美、澳、英、日等国派出大型主力战舰高规格参演,参演兵力超3.5万人;演习海域由印度洋圣诞岛延伸至6500公里外的澳大利亚珊瑚海。美澳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护身军刀2025”是有史以来在澳大利亚举行的规模最大、最复杂的作战演习。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军演还邀请了多个南太岛国参加,并将演习范围首次拓展至巴布亚新几内亚近海,显示出美正通过串联印太关键国、裹挟欧洲盟伴国、拉拢区域中立国,进一步扩大“第一岛链”以外的战略纵深。
新增智能课目,备战高端战争。此次军演内容不仅涵盖野外作战、两栖登陆、海上拦截、防空反导等传统课目,同时新增了网络战、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等课目。多国参演部队在此次军演中演练了针对敌方指挥系统、通信网络和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防,以提升高端战争条件下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在战场态势感知、目标识别、作战决策等方面的应用也是军演重点内容。美军近年来大力推进联盟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系统研发,此次演习为该系统提供了实战化测试平台,为未来可能的大国智能化高端战争进行模拟和预演。
试射“堤丰”导弹,强化战略威慑。军演中,美军首次在本土以外使用“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发射“标准-6”导弹并击中海上目标。该系统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研发的新型陆基中程导弹系统,可搭载“战斧”巡航导弹及“标准-6”导弹,配备常规弹头的“战斧”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标准-6”导弹射程超过370公里。去年4月,美军将“堤丰”系统部署到菲律宾并持续滞留。此次“堤丰”系统的实战化测试是美国强化印太地区军事部署的重要信号,将进一步增强美军在“第一岛链”内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验证新型概念,强化保障体系。为弥补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后勤保障能力短板,此次演习专门设置相关内容,重点提升“高对抗环境中所需的后勤和保障能力”,并对“联合战区配送中心”等新型概念进行测试验证,以实现在太平洋战区前沿有效预置装备和物资。根据美方设想,“联合战区配送中心”需要具备港口停泊和飞机起降的基本条件。从中可以看出,美军对分布式作战条件下生存能力和持久作战能力的深度忧虑,希望通过此次演习验证新型作战概念,补齐区域后勤保障体系短板。
此次“护身军刀”军演,不仅体现了美国强化地区军事存在、巩固盟伴体系的战略意图,也反映出美方加紧备战大国高端战争的动向。此次军演绝非单纯的例行演练,相关演习内容意图明显,折射出美国在区域博弈中的战略算计和冷战思维。随着美、澳持续推动联合军演常态化和多样化,印太地区的军事态势或将进一步紧张,地区安全格局将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需引起地区国家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