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报道:新探测技术的出现,将使美军隐形轰炸机“现形”
点击:次 时间:2025-08-25

目前,俄罗斯和西方公司都在研发各种可以让隐形飞机被雷达探知的技术。传统雷达的工作原理是,用天线发射电磁波,同时接收目标反射的电磁波。美军隐形飞机一方面以特殊的复合材料和机身涂层吸收电磁波,另一方面通过机翼和机身的特殊形状让未被吸收的电磁波的反射方向发生偏转,难以被雷达天线接收。结果是,B-2隐形轰炸机在传统的空域监视雷达上的反射截面非常小,几乎就像一只飞在空中的大黄蜂。
而不发射电磁波的新一代被动雷达恰恰利用隐形飞机的这种特性来探知它们。
原理很简单:当飞机或无人机在地面上的天线和太空中的卫星之间飞行时,卫星发出的信号会有非常轻微的衰减。这种效应是可以测量的。使用多个天线,就可以用三角测量法确定发生信号干扰的具体位置。隐形轰炸机会吸收大量电磁波,这恰恰使探测它们变得更容易。
2018年,德国亨佐尔特公司曾在柏林航空展上展示其被动雷达Twinvis。亨佐尔特公司的发言人称,Twinvis雷达不需要检测由卫星发射的那种特定信号,而是检测区域内的所有无线电发射器。一旦基于这些电磁背景噪声完成校准,该系统就能测出飞机、无人机或导弹对无线电环境造成的干扰,并由此探知其位置。
不过,迄今Twinvis这类被动雷达的探测精度尚不足以引导导弹以米级命中精度飞向目标。同样可以探知隐形飞机的现代红外技术则可以弥补其不足。德国迪尔防务公司生产的IRIS-T防空导弹在头部装有红外成像传感器。这种数字化的传感器如同一部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照相机。IRIS-T防空导弹的计算机将这部照相机拍摄的图像与已知的飞机轮廓作比较,不会被红外诱饵弹欺骗。
飞机隐形涂层对这种红外技术无效。哪怕机翼边缘与背景环境只有最细微的温差,红外成像传感器也足以据此探测到飞机。而且红外成像传感器也以被动模式运作。这意味着IRIS-T防空导弹在飞向目标时不会向目标发出雷达波,因此也就不会被目标探知。
目前战斗机也在利用这种先进红外技术。瑞典萨博公司的JAS-39“鹰狮”战斗机的最新型号寄希望于电子战、联网和名为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的红外传感器。萨博公司称,该型战斗机能攻击敌方的隐形战斗机。
瑞典研发人员的方案很简单:隐形飞机的隐形性能是为欺骗单部雷达而优化的。但当多架“鹰狮”战斗机的机载雷达联网时,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照射目标,并探测到偏转的辐射。由此生成的敌机坐标虽然达不到米级精度,但足以引导“鹰狮”机头的IRST红外探测装置指向目标。该传感器的探测范围保密,但据说超过120公里,与传统雷达相仿。
亨佐尔特公司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单一技术不会让隐形技术过时,但将被动雷达、其他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辅助的数据融合等方面结合在一起,就会显著改变空战战场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