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军进攻加沙城 依然面临重重阻力
点击:次 时间:2025-09-09

从军事上看,以军在加沙城进行作战需要更周全的准备。加沙城是哈马斯传统据点,地道较其他地区更加复杂,居民和建筑也很稠密。如此种种,都增加了地面进攻的难度。不过,鏖战近两年之后,以色列对哈马斯的军事优势进一步拉大。有分析人士指出,军事之外的因素才是制约以军作战进程的更重要原因。
以军攻势面临国内、国际的强大阻力。
民意强烈反对。目前,仍有约50名以方人质及人质遗体未获释放或移交,这让人质家属及其同情者非常不满。他们担忧加沙城作战危及人质安全,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将停火与解救人质作为优先事项。因为各种原因对内塔尼亚胡不满的民众,也陆续加入到停火救人的呼吁中来,进而形成强大的抗议声势。今年8月以来,以色列国内示威明显增多,8月17日的示威估计有10万人之众。考虑到2026年议会选举前景,内塔尼亚胡不能像之前那样忽视民意了。
军方存有异议。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已数次表达了与内塔尼亚胡不同的倾向。他认为,前期军事行动已实现多数战争目标,目前是寻求停火方案的时候了,而攻打加沙城只会伤及人质并消耗军队。扎米尔的观点有相当多的支持者。据外界分析,加沙城是哈马斯扣押以色列人质的主要地点,强行进攻很可能造成人质身亡,这不是以军甚至也不是内塔尼亚胡所能承受的代价。同时,以军自2023年10月下旬进攻加沙以来,已有约600多名士兵阵亡。今后的作战还会造成更多伤亡,这也不是以军想要的结果。
国际社会强大压力。7月下旬以来,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先后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并要求以色列确保对加沙的人道物资准入,收回进攻加沙城的决定。这些传统上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突然调整立场,与一直要求停火止战的全球南方形成客观上的呼应,让以色列愈发感到孤立。为此,以色列不得不在一味进攻加沙城与免遭进一步孤立之间有所权衡。
同时,今年7月下旬,全球100多个人道机构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以色列放宽人道物资准入。加沙城攻势启动后,相关的呼吁声音更加高涨。联合国下属的粮食安全监测机构也在8月下旬发布报告,强调加沙出现饥荒的风险。8月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城的攻势还造成了多名记者身亡,其中一些是为半岛电视台、路透社、美联社等国际媒体工作。以色列炸死记者引起广泛谴责,也将媒体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巴以冲突以来,上述每一种压力都曾在不同阶段落在以色列身上,以色列尚能应付。随着加沙城攻势展开,这些压力叠加共振,这是以色列之前没有遇到的局面。重重压力加剧了以军的心理负担,减缓了其进攻速度。由此可以预期,以军的加沙城攻势,将出现一定的犹疑和波折。以色列政府和军队将不得不更严肃地考虑如何减轻国内外压力,并为此策略性或阶段性地减缓加沙城攻势的烈度。在此过程中,内塔尼亚胡政府欲化解内外压力,哈马斯希望避免最坏局面,双方仍有可能达成临时性的停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