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版本较低,部分功能响应较差。使用完整功能,请升级浏览器到最新版本或IE9以上。谢谢!

美国军方构建的“金穹”系统 严重威胁太空安全

点击:    时间:2025-09-29

日前,美国五角大楼宣称,已完成“金穹”导弹防御系统的设计方案,正在接受审查。此前,美国政府在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一场秘密简报会上,通过主题为“快速行动、大胆构想”的幻灯片,向3000家防务承包商详细介绍了“金穹”导弹防御系统的构想。该系统计划整合卫星、下一代拦截弹、雷达、激光武器等,构建地表至太空的四层防御体系。然而,此次展示暴露了该计划“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技术困境。有分析认为,特朗普“全域拦截”的宏大愿景与现实挑战形成强烈反差,折射出美国深层战略焦虑。这一计划更对太空和平发展构成严峻威胁。

根据最新披露的细节,“金穹”系统将采用四层防御架构,各层级相互配合补充,最大程度提高防空反导能力。最上层是天基拦截层,预警卫星可对导弹进行精准识别和跟踪,通过小型卫星搭载的拦截弹可对处于上升段或飞行状态的弹道导弹进行太空层面的拦截。陆基防御体系由三层构成:中段拦截层依托远程雷达与“萨德”系统,高空防御层配置“标准-6”导弹与宙斯盾系统,末段防御层则计划部署激光武器与下一代拦截弹。

根据披露方案,美国将在本土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部署11套地基拦截弹发射装置,并在中西部新建一处大型导弹发射基地,用于部署下一代拦截弹,与现有的“萨德”“宙斯盾”系统形成协同作战能力。这一设计延续了以色列“铁穹”系统的思路,但其规模和覆盖范围远超前者,防御能力实现明显提升。

在技术层面,大胆构想容易,行动落实却绝非易事。一方面,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和波音等军工企业研发的子系统存在跨平台通信延迟问题,严重制约了“杀伤链”的作战效能;另一方面,“金穹”系统将通过天基拦截器拦截助推段的导弹作为关键目标,但目前美国尚未研发出既能承受重返大气层时的高温、又能精确锁定敌方导弹的载具,更遑论有效应对飞行路径难以预测、反应时间极短的高超音速武器。

此外,特朗普政府设定的2028年全面运行目标与技术研发存在显著落差。当前,系统基本架构尚未定型,所需发射器、拦截器、地面站数量也未确定。在经费方面,虽然美国国会已通过250亿美元的首期拨款,2026财年预算也预留了453亿美元,但有分析指出,仅天基部分支出就将飙升至5000亿美元以上,远超1750亿美元的预估。

“金穹”系统计划3年内在太空构建“坚不可摧”的盾牌。然而,无论是天基拦截器的部署,还是主动拦截的设计逻辑,都表明这一系统绝非单纯用于防御,实质是太空武器化的又一危险尝试。其“先发制人、绝对安全”的设计理念,折射出其维护单极霸权的野心,不仅可能引发误判导致太空冲突升级,更将刺激多国加快高超音速武器、分导式多弹头和反卫星武器的研制步伐,使太空重演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

更值得国际社会关注的是,日本、加拿大等美国盟友正试图加入该计划。这种以军事同盟为纽带的安全合作,本质是构建排他性军事集团的危险尝试,将加剧大国战略互疑,破坏全球战略平衡。

太空是全球公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美国及相关国家应摒弃冷战思维,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太空的长期、可持续开发与和平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