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版本较低,部分功能响应较差。使用完整功能,请升级浏览器到最新版本或IE9以上。谢谢!

各主要军事强国加紧 军用3D打印无人机应用部署

点击:    时间:2025-10-16

近日,欧盟多国以及北约、乌克兰代表召开会议,同意在欧盟与乌克兰、俄罗斯的边界打造“无人机墙”。从当前几场地区冲突看,无人机已成为现代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作战力量。3D打印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大幅缩短了传统无人机的生产流程,使部队能够在战场前沿直接定制、生产和维修无人机。3D打印无人机正以成本低、灵活性高、部署快‌等特点,在军事行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更低的生产成本——规模化消耗对手并保存己方实力。3D打印技术可大幅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适合消耗性无人机的快速部署。2025年7月,英国陆军在肯尼亚的“公牛风暴”军事演习中,首次使用便携式3D打印设备制作并部署FPV无人机,该型机单架成本仅有400英镑。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实战中有了丰富的3D打印无人机制造和部署经验。2024年10月,乌克兰无人机制造商“野黄蜂”开始研发全3D打印机身的“毒刺”无人机,用于拦截俄军“沙赫德”系列无人机,“毒刺”无人机造价在1000至5000美元之间,远低于防空导弹等传统拦截武器的造价。利用低成本3D打印无人机的数量优势,可压制敌方防御系统、定位关键目标,保存己方昂贵的作战平台,为关键战斗保存实力。

更快的部署速度——模块化定制匹配战场需求。3D打印技术缩短了无人机的制造周期,可满足战场上的紧迫需求。同时,3D打印无人机还能根据不同任务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将无人机分解为可互换的标准化功能模块,实现现场组装和任务载荷定制,提升战术灵活性。德国费斯托公司在2024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展出了“蜜蜂”蜂群无人机,采用3D打印与仿生技术,虽然结构复杂但起飞重量仅为34克,实现了轻骨架与功能定制化的融合。2025年8月,在格鲁吉亚举行的“敏捷精神”多国联演中,美军现场打印并组装了PDW C100四旋翼无人机,该型机可模块化换装医疗包或弹药,仅需4小时即可完成组装。这种分布式、模块化制造模式可以实现无人机特定场景下的个性化功能定制,为部队提供灵活的战术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作战响应能力。

更强的适应性——现场制造缩短后勤补给链。随着移动式3D打印设备的前沿化部署,部队能够在远离后方基地的作战环境中,根据实时任务需求实现战场自主制造。2025年2月,美空军授予加州一家无人机制造商3D打印无人机移动车间xCell的研制合同。作为半自动化制造单元,xCell能够实现多种小型无人机的现场制造。两个月后,xCell移动车间部署到乌克兰,仅用24小时就设计并打印出一架可挂载2千克温压弹的碳纤维无人机。xCell这类集装箱化移动工厂概念,借助3D打印技术建立一个弹性、分散化供应链,可有效避免集中式生产基地被摧毁造成的损失。3D打印无人机的本地化生产能力,使得无人机能够在战场上自给自足,重新定义“战场制造”的概念。

尽管3D打印技术在军用无人机的小批量、定制化生产中优势突出,但对于需要规模化部署的复杂大型无人机,其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与传统制造方式相比还有差距。3D打印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打印无人机机身、机翼等部件,电池、电机、传感器等仍需传统制造。在分散的、非标准化车间中,很难确保每一台打印出的无人机尤其是复杂大型无人机,都能达到可靠的质量和性能标准。另外,在高强度对抗的战场,部队需频繁机动规避打击,一线部队用运输车辆装载3D打印设备,在移动中难以实现量产。

综合来看,3D打印无人机代表着一种军工生产模式的创新,很可能催生新的作战理念和作战样式。因其生产成本和部署速度优势带来的非对称作战能力,军用3D打印无人机会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武装力量的关注。